俄烏沖突升級以來,以小麥、玉米為代表的國際糧價持續走高,而印度禁止小麥出口,有進一步加劇市場對全球小麥供需緊張的擔憂。
5月16日,CBOT小麥期貨主力合約大幅上漲逾5%,目前在1241美分/蒲式耳附近。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印度外貿總局1日發布公告,對印度小麥出口實施臨時禁令,立即生效。
印度臨時禁止小麥出口主要基于兩方面考慮。
一是印度國內通脹高企,糧食價格上漲明顯。
印度統計部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印度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升至7.79%,為近8年來最高水平。
糧食價格上漲成為印度通脹上升的主要驅動因素。
4月,印度食品通脹指數從月的7.68%升至8.8%,為近17個月最高水平。
其次,俄烏沖突導致國際糧食價格大幅上漲也是印度臨時禁止小麥出口的原因之一。
公告指出,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已經威脅到印度及周邊國家的糧食安全。
此前,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5月1日出席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的七國集團農業部長會議時指出,烏克蘭戰爭造成供應緊張,推動農產品價格連創新高,威脅亞洲和非洲區域早已脆弱不堪的多個國家。
就此,他呼吁七國集團成員國大力協助應對糧食短缺,做到防患于未然。
糧農組織稱,俄羅斯和烏克蘭對全球農產品市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沖突引發局勢不確定性,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一路猛漲,小麥、玉米和油料作物以及肥料價格更是持續飆升。
除戰爭因素外,旺盛的市場需求以及新冠疫情導致的農資價格居高不下,也推動價格不斷攀升。
戰爭爆發后,俄烏兩國小麥出口量預報數均已下調。
此外,糧農組織指出,世界范圍內,有多個國家的小麥供應嚴重依賴進口,其中包括埃及和土耳其,以及若干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如剛果、厄立特里亞、馬達加斯加、納米比亞、索馬里和坦桑尼亞。
此外,嚴重依賴俄羅斯進口肥料的國家包括谷物和高價值農產品出口大國,如阿根廷、孟加拉國和巴西。
今年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觸及160點,刷新1990年指數設立以來的最高紀錄,4月僅出現小幅回落。
在會議講話中,屈冬玉還呼吁各國政府“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出口限制措施,以免加劇糧價上漲,破壞對全球市場的信任”。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世界主要小麥生產國之一,印度實施出口禁令將有效降低國內小麥價格。
據印度媒體報道,由于國際糧食價格大漲,印度小麥出口商在此前兩個月里已經簽訂了約400萬噸小麥合同,接近上個財年小麥出口總量的60%。
這也是印度國內小麥價格上漲原因之一。
申銀萬國證券認為,近期印度極端高溫影響小麥生產,價格明顯上漲,國內通脹因而高企,這也是其臨時禁止小麥出口之主因(優先保障國內供給)。
印度小麥出口禁令將導致全球小麥供應“雪上加霜”。
在俄、烏沖突,印度禁止小麥出口的背景下,預計全球小麥供給持續趨緊。
不僅國際糧價走高,國內農業指數也出現上漲。
5月16日,截至發稿,豐樂種業(00071)、粵海飼料(0011)、敦煌種業()等農業股漲停,登海種業(002041)漲超9%,荃銀高科(00087)、萬辰生物(00972)、北大荒()、金健米業()、亞盛集團()、蘇墾農發()等漲超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5月16日表示,近期國際糧價不斷上漲,但是國內保持了總體平穩。
我國糧食生產連續7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庫存較為充足。
稻谷、小麥兩個口糧品種連續多年產大于需,有少量進口主要是品種調劑。
玉米和大豆有一定進口量,會受到國際市場一定程度影響,但影響有限。
今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形勢持續轉好,糧食價格保持穩定有較好基礎。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我國糧食生產形勢持續轉好
但影響有限
印度臨時禁止小麥出口主要基于兩方面考慮
以免加劇糧價上漲
近期印度極端高溫影響小麥生產
俄羅斯和烏克蘭對全球農產品市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登海種業(002041)漲超9%
厄立特里亞
此外
公告指出
印度小麥出口商在此前兩個月里已經簽訂了約400萬噸小麥合同
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已經威脅到印度及周邊國家的糧食安全
業內人士指出
印度小麥出口商在此前兩個月里已經簽訂了約400萬噸小麥合同
4月僅出現小幅回落
5月16日
不僅國際糧價走高
CBOT小麥期貨主力合約大幅上漲逾5%
據印度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