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糧倉”印度的驚人舉動讓全球本已緊張的糧食供應鏈雪上加霜。
5月14日周六,“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印度突然禁止小麥出口,禁令即刻生效。
印度對外貿易總局文件顯示,為保障印度及領國的糧食安全,印度貿易署對與小麥出口有關的出口政策進行了修改。
文件規定,禁止印度小麥出口,禁令即刻生效。
不過,已簽發信用證的出口或印度政府批準的出口可以繼續。
消息一出,市場隨即對此作出反應。
正如此前交易員預計,本周初開市時,國際小麥市場交易將出現混亂,因為這一禁令將打擊尋小麥供應的買家。
周一芝加哥小麥的基準價格一度上漲5.9%至每蒲式耳12.47-1/2美元,觸及交易所限制,上周價格漲幅達到6.2%。
截至發稿,漲幅達到5.61%。
據彭博社報道,農業分析機構Thomas Elder Markets分析師Andrew Whitelaw表示:如果這項禁令發生在正常年份,影響將是微乎其微的,但烏克蘭(小麥)產量的減少會使問題加劇。
美國農業部(USDA)數據顯示。
歐盟、俄羅斯、澳大利亞、烏克蘭為全球主要小麥出口國,小麥合計出口量占全球小麥出口量的67.4%。
印度作為小麥種植和生產大國,小麥產量位居全球第二,出口量占全球的4%。
糧食價格飆漲令印度政府感到擔憂
市場猜測,印度臨時禁止小麥出口主要基于兩方面考慮。
一是印度國內通脹高企。
印度政府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國內通脹飆升至8年來的最高水平,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令政策制定者感到擔憂:印度4月份CPI同比上漲7.8%,為2014年以來最高水平。
對此印度食品部在聲明中表示:通過政府渠道指導小麥出口不僅可以確保滿足我們鄰國和糧食短缺國家的真正需求,還可以控制通脹預期。
另外,俄烏沖突導致國際糧食價格大幅上漲也是印度臨時禁止小麥出口的原因之一。
印度對外貿易總局在文件中指出,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已經威脅到印度及周邊國家的糧食安全。
印度本地媒體稱,由于國際糧食價格大漲,印度小麥出口商在此前兩個月里已經簽訂了約400萬噸小麥合同,接近上個財年小麥出口總量的60%。
這也是印度國內小麥價格上漲原因之一。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世界主要小麥生產國之一,印度實施出口禁令將有效降低國內小麥價格,但這一出口禁令可能進一步推高國際食品價格,加劇依賴進口大宗商品的貧窮國家的饑荒。
據彭博社報道,糧食貿易商Agrocorp International的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Vijay Iyengar 表示:全球許多出口商和實際買主都承諾購買印度小麥,他們(印度)應該兌現。
(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
消息一出
5月14日周六
已簽發信用證的出口或印度政府批準的出口可以繼續
文件規定
接近上個財年小麥出口總量的60%
禁令即刻生效
已簽發信用證的出口或印度政府批準的出口可以繼續
另外
小麥合計出口量占全球小麥出口量的67.4%